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林业   286篇
农学   145篇
基础科学   39篇
  436篇
综合类   1970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844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黑穗醋栗品种(大粒甜、黑金星、黑珍珠、黑早生)为材料,进行硬枝倒催根育苗研究,调查黑穗醋栗硬枝倒催插条形成愈伤组织和成活情况。结果发现:黑穗醋栗硬枝倒催根不管插条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还是成活率都超过了70%,黑穗醋栗枝条生根力强,适宜倒催根育苗。但是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生根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黑早生、大粒甜、黑金星、黑珍珠。黑穗醋栗硬枝倒催根扦插易生根、成本低、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建议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2.
为促进贵州省食用菌基地大幅度进步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针对贵州省食用菌基地现阶段发展详情,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家现阶段发展政策,对贵州省食用菌基地发展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根长等指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根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用回归分析求得白藜半致死PEG 6000干旱胁迫浓度为20.02%,黑藜为20.25%,红藜为24.70%;(2)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3种藜麦幼苗SOD和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红藜耐旱性最强,黑藜次之,白藜最差。  相似文献   
34.
孙勇  陈新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5,(6):308-309,311
定量化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贵州农业的发展,揭示了贵州农业新世纪以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在调整产业结构、经济作物生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3-2012年贵州的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增加了110.7%和84.4%。同时,分析了单产提高不快、化肥和农药用量增幅较快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贵州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品种是影响养猪生产中的最重要因素,猪育种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文章从育种素材筛选、育种方案设计、育种方法选择、品种审定以及扩群产业化推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并结合育种经验提出相应猪育种建议。  相似文献   
36.
李莉  吴永洁  王元素 《种子》2017,(11):4-9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22份野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样品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2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02条带,其中169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达83%;根据SSR标记的多态性计算不同采样地野生白三叶样品之间的遗传距离(GD),22份样品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140 6~0.630 4之间,说明样品间遗传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当相似系数为0.64时,22份白三叶被分成3类:第1类只有W14,表明W14与其余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远;第2类包括W2、W4、W8、W18居群,表明这4个居群相似性较大,遗传距离较近;第3类包括17个居群,居群间有着复杂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2份贵州野生白三叶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37.
贵州林火发生时间卫星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林业局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5~2010年贵州林业卫星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对贵州省林火发生时间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0年持续高温干旱,火灾发生频率较高,1~2月份进入高危火险时间,3~4月进入高峰期。分析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火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对皇后黑李、隆丰1号黑李的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开展皇后黑李优良单株的选育,选出优良单株——隆丰1号黑李。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放牧与围封对亚热天然暖性草丛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并分析其草地承载力.[方法]以贵州中部龙里县亚热带天然暖性草丛草地为试验地区,连续调查2010~2012年草地生产力月、季和年动态,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放牧与围封条件下,贵州龙里暖性草丛草地植物现存量、牧草生长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8~10月份.围封明显提高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对天然草地植被组成改变不大.[结论]从草畜平衡的角度分析,贵州中部暖性草地适宜载畜量在3.45~4.66只羊/hm2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在经济上可为农牧民所承受.  相似文献   
40.
Degradation rates of pyrogenic carbon (PyC) under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monitoring the change in mass, C- and N concentrations of a variety of charcoal types in a Norwegian boreal forest over a period of 20 months. The charcoal types represent different feedstock tree species, production temperature regimes, and placements in the forest, i.e. above ground, in the humus layer or in contact with the mineral subsoil. The types of charcoal had different initial C concentrations mainly depending on their production temperature. Nevertheless, all types of charcoal at all placements in the forest showed an initial drop in their C concentrations, which subsequently rose back to reach near initial values in part of the charcoal types. In part of the charcoal types, N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exhibiting considerable variation among feedstock species, production temperature regime, and placements in the forest. C/N ratios rose especially in charcoal made from wood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and charcoal that had been stored in contact with the mineral subsoil showed the most rapid mass gain.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production temperature and feedstock type on the degradation of charcoal, but they also show that microbial a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charcoal degradation and thus for the fate of pyrogenic carbo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